1、供给严重大于需求
在市场经济情况下,决定价格的还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,房子也是一样,简单的例子:今天只有100个人要买房子,但是有10个地产开发商有500个房子要卖,政府还在为100人盖房,100买房还有一些是因为“丈母娘”因素(非必须),所以大家知道房价会怎样?
2、政府的政策:安置房
目前平潭本地的户口,很多人都会面临一个问题,自己老家的房子要被拆迁,那么大家都会有个念想,如果买房不如去福州买房,反正以后平潭都会有房子,还可能是好几套。
3、平潭房价上涨泡沫太多
大家都知道平潭房价是什么时候上涨,从最早不到3000到现在有些地方夸张了点1万多,怎么来的,用政策概念,用未来的效应来炒作的,在一个经济还很薄弱的地方开始完全的把房价金融化,泡沫太大。
4、开发商的竞争
卖家市场的竞争是最容易开始价格战的,平潭从要发展起,已经有10多个开发商在平潭盖房子,外面的品牌公司与本土企业竞争市场,竞争的核心力没有差异化,只能开始价格战争。看看目前的几个开放商价格区间,最少6000多,最高10000多,想想平潭就这么小的地方,差价能这么多吗?1万多的还卖的出去吗?买1万的都是傻B。
5、平潭的收入水平
这个是戳痛很多人的,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口袋吧,除了那些包工头。文化水平低的在平潭工资差不多2000吧,大学毕业生差不多3000-4000,再往上更高的小白领估计5000-6000。当然还有其他开店的,做生意的会好点。而且真正需要买房的就是这些低收入人员。这是要让这些人一辈子辛苦的工资来还开发商的负债。
6、有多少人来平潭发展了
先说说平潭人自己吧,有多少人回家发展了,目前圈子估计在平潭的公务员占比很高,接下来国企,事业单位。在企业工作的极小,平潭能拿出手的企业,能吸引人回去的企业我不知道有谁。那么外来人如何会来平潭发展,还会在平潭买房,这个概率多大,如果我是外地的我就不会,因为平潭现在1万多的房价是通过未来来估值的,这个未来全部建设好要20年。而房子基本用个60年,那就是提前用20后的价格来买个用40年这个价格的房子,总感觉很亏。有这些钱干嘛不去现在就是大城市的地方买房。
7、平潭经济因发展起来了吗
现在回平潭,大家都会谈论要在平潭做点什么,之后要会抱怨最近平潭的景不好,不好做事。在看看西航的海坛名街的冷清,一条名街就几家店铺有点生意,其他很多店铺都关闭了,还有其他店铺还没租出去,一直是关闭状态。一个区域性经济好坏,一条著名的商业街是否热闹是否有消费力是一个简单的体现现象。一个地区经济还比较萧条情况下,房价居高,谁买,其实有人想买,但是买不起。